按Enter到主內容區

澎湖縣圖書館-

:::
形象圖檔
  • 回上一頁

天人菊說故事劇坊

天人菊說故事劇坊

  • 資料來源:澎湖縣公共圖書館
  • 日期:2020/11/05

一、緣起
        莎士比亞說:「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為了營造快樂閱讀的氛圍,建立優質書香天地,推廣閱讀一直是本局兒童室努力經營的目標;建 立良好閱讀習慣,更是多數家長共同的期待!然而如何將小朋友由電視卡通或五光十色的電腦遊戲前,引領他們愛上閱讀,愛上圖書館,真是一大挑戰!單靠圖書館微薄的人力,實無法給予讀者優質的閱讀服務,由於義工故事媽媽們『愛』的參與,使本局『天人菊說故事劇坊』適時搭起書和孩子們的橋樑,以親和力十足的方式「說演故事」,來拉近書和孩子們的距離。

二、故事媽媽集合囉!


       因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為推廣閱讀,活絡地方讀書風氣,落實文化下鄉,特於九十一年起至今持續推動『閱讀植根推廣工作計畫』。本局首先策辦『故事媽&故事爸』活動,並擇定湖西、白沙鄉之民眾為推廣對象,參與熱烈然而活動結束後,活動的張力影響卻未見其效!於檢視省思後,特於九十二年八月十六、十七日辦理『天人菊說故事劇坊』初階培訓研習,聘請有實務經驗之小袋鼠說故事劇團專業講師劉書萍、金尚芳小姐親臨指導,她們分別是該團的團長及總策畫,不但能編導,更有很多場次的演出經驗,擔任故事主題課程指導培訓老師及故事媽媽團隊組織成立帶領有非常豐富的經驗。

所以研習課程內容,展現出特別豐富又多元。從參與互演說故事的技巧、圖畫書口述故事技巧、簡易道具偶說演故事技巧….等相關課程,並適時輔以幻燈機、投影機、錄放影機等多媒體教學,及動感兒歌帶動唱,研習會場呈現多采多姿活潑色彩!學員們在名師的指導下,立刻分組自製道具改編故事,粉墨登場!果然大家都身手不凡頗具潛能!短短時間內,好戲開鑼啦!學員分組討論、重組創編、分配角色,改編版的「吃蜜蜂的老公公」、「張開大嘴呱呱呱」、「神奇變身水」、「賣帽子的老公公」等故事,分別以光影偶、圖畫書偶、角色扮演方式展現成果,對於演出表現大家都很有成就感。
        活動圓滿的畫下句點,『天人菊說故事劇坊』在大家的熱情下成立,三十五位義工故事媽媽順利招募成軍。『天人菊說故事劇坊』故事媽媽分四小組,蔡月雲、陳採桂、黃豐美、侯雅芹小姐被推選為小組長。感謝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感謝信誼基金會兩位講師經驗的傳承教導,更感謝的是故事媽媽們無私大愛的奉獻!故事劇坊終於九月初揭開序幕開始說演服務。

三、編織故事彩衣&快樂閱讀

『媽咪!下個星期我們還要來唷!』有著甜美聲音的小女孩,愉悅的和媽媽走出圖書館…..。 週日上午十時起,我們可以看見小朋友們或親子喜悅的進入兒童室,自由的選擇自己最滿意的位子,聽故事媽媽們為他們說故事,享受充實的心靈生活,先由手指謠或律動的引導,或說或演活動靈現的說演故事,小朋們聚精會神專注乖巧的聆聽,感受到有趣好玩的也會開心的笑著,家長們更是與孩子融入其間,享受親子書香的溫馨。

故事媽媽們克服膽怯緊張的心,勇敢盡力的表現,或說或演卯足了勁,無論用什麼方式呈現,想帶給孩子歡樂喜悅的心是一樣的,引領他們培養對文學的喜好及興趣,充實生活和增進智慧,期望閱讀的種籽可確實的往下紮根。我們用故事來貼近孩子們的心靈,藉由故事在日常生活、心智發展、人際關係、學習態度有所助益。尤其是正向的人生觀,「說故事」可以滴水穿石的力量潛移默化。「馬克吐溫說過,沒有故事,就沒有思考。」培養孩子閱讀思考的習慣,「打開一本書,打開一個世界」,給他ㄧ副可以翱翔的翅膀吧!

四、故事媽媽學習與成長

為強化故事媽媽們說故事的信心,建立正確理念,在愛心信心支助下,能發揮所學回饋社會,散播書香種耔,引領孩童們愛上圖書館。
本局配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於93年6月19、20兩天,續辦『天人菊說故事劇坊』進階培訓活動,聘請專業教授、講師,傳承寶貴經驗理論,希望提昇『天人菊說故事劇坊』的層次與水準。

       該次活動聘請講師為蔡淑 女英 老師,蔡老師是新莊故事媽媽種子團團長,有相當豐富的說故事經驗,在「繪本的演奏」、「故事媽媽武功祕笈」等課程,蔡老師平易近人的態度,從實務技巧、心得分享,學習如何去作故事的傳遞者,揣摩辯士的影子。而後能將說故事透過表演、分享,把這一份美好的禮物送出去。並開出許多書單讓大家實作練習。

楊茂秀講師是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帶給我們進入哲學思考的觀念,楊老師強調生活中處處是故事題材,「一說再說---慢慢說」,期許義工故事媽能將這份傳遞故事的使命,長久流傳…….。
然而說故事的技巧,要不斷學習成長精進,就誠如他講述漁港邊買魚的故事,他好奇的詢問各種魚類?魚店老闆回說:「海真大,魚真多,生命很短,學識不了…」,真是豐富的人生哲理。令人尋思…
        故事在山巔、海邊、在穹蒼、大地,更在生活中的每ㄧ角落,孩子們純真富想像的談話,即便是菜市仔頭的魚丸攤,都是拾綴不窮的精采題材!楊老師的演講深受學員歡迎,短短的三小時課程,實在無法滿足學員好學精神,深感遺憾!希望下次仍有機會再聽到楊老師的課。
        陳鴻銘老師是毛毛蟲哲學基金會的講師,我們特聘請他來講「說故事、閱讀與思考」,陳老師由『為什麼說故事』講起,包括說故事是新舊經驗的整合,故事是想像空間與生活情境的媒介,故事能拓展兒童的學習視野,刺激兒童學習動機,提供認知發展的基礎,更重要的是閱讀裡的思考,藉由廣泛、多元閱讀,來思考生活裡的智慧、關懷性、創造性思考,而閱讀討論,不但能豐富學習的樂趣,同時老師也能在討論中發現學生多樣的思辨能力,進而引導他們建立各具特色的思考風格。這些理論或可應用於說故事的參考『兒童讀書會』的帶領(團體討論)更是重要!
        時光匆匆,兩天的研習很快的劃下句點。但是看著故事媽媽們手上的進階班結業證書,收穫滿行囊的氣氛,彼此快樂的分享著。感謝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的「閱讀植根推廣工作計畫」,更感謝是這群全力投入的義工故事媽媽們!這一路走來,大家互相學習成長、互相加油打氣!為傳說故事中的真、善、美!而努力不懈,這是一份無私又美麗的堅持,此後,在說演故事的服務,除了技巧增進外,在心靈層次與哲學思考方面,是深度的提升與進步。
           推動書香文化與閱讀風氣非一朝一夕!更非單靠圖書館微薄的力量。而是大家的共同參與和共識,才能真正營造書香社會。義工故事媽媽們!在這美麗的菊島,讓我們繼續傳說故事中的真、善、美。

五、故事媽說澎湖在地故事

為增進故事媽學習成長的契機,特配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文化性資產守護網絡建置計畫」,於94年10月14至16日策辦『故事媽說澎湖在地故事』培訓研習活動,以落實推廣閱讀並保存地方文化的精神。

       特請益長年對澎湖研究的采風學會前理事長林文鎮老師及馬公高中王文良老師,希望藉重他們珍貴豐富的經驗傳承,王老師特將多年走訪澎湖的幻燈片、及錄影資料分享解說,王老師用心努力保存澎湖文化資產的精神,令在座的學員們感佩!

為加強寫作技巧還聘請國內知名兒童文學作家王淑芬老師蒞臨指導,曲兆瑞老師活潑生動的團康帶動&快樂故事媽,更增添研習活動的快樂與熱情,大家都豐收滿滿,對來年的服勤更信心加倍。雖然澎湖在地故事的創編寫作,有困難有挑戰,但至少我們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及方向,在與世界接軌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我們有豐富的文化資產澎湖在地故事,透過故事媽的說演,將藉以激發孩子們對社區文化的關懷與認同。

六、省思與願景

本局『天人菊說故事劇坊』,於九十二年八月十六、十七日進行初階培訓,並由培訓之義工故事媽媽約三十五人自行成團運作。草創階段難免巔躓難行。

回頁首